查看原文
其他

追求有效,而非完美

辉哥奇谭 辉哥奇谭 2021-03-14

有太多的人在工作中追求完美,而不是有效,这会带来比较糟糕的结果。

比如一个人喜欢闭门造车,因为他希望大家在看到成果的时候,是比较完美的状态。他更倾向于晚一点发布,而不是早一点发布。这使他无法获得及时反馈,从而失去快速改进的机会 —— 这是追求完美带来的弊端。

这周,老板交给我们一段需要翻译的英文视频。我把这个任务交给了一个同事,上午和对方讨论翻译任务的时候,我问她预计需要完成的时间,得到了「7.5小时」的反馈。

之前文章中有提到过一个叫 arctime 的工具,可以提取视频中的语音,并转成文字,再利用谷歌翻译进行校对,这个过程可以大大的节省时间。我认为7.5小时太久了,于是询问对方,在工具的辅助下校对 1 分钟视频所需要的时间,得到了「1 分钟视频需要 6 分钟校对」的答案。

视频时长11分钟,计算得知大概只需要66分钟即可完成任务。耗时约 1小时,而不是7.5小时。同事看完我的计算逻辑之后,提出自己担心出错,她希望能花更多的时间,更加仔细的校对,而不是一小时。

我的想法是,我们不追求完美和 100%的正确,我们追求的是有效。「有效」指的是能解决我们当下所面对的具体问题。视频的使用场景是用于内部分享,使用需求是让大家快速的了解讲演者的中心思想。

与之前闭门造车的方式不同,我们提倡的方法是尽可能早的发布还不完善的版本,尽可能早的去获得反馈,而不是尽可能晚地获得反馈。

如果一个正确率 95%的视频可以帮助到大家,那就足够好,我们就可以发出去,这个视频本身也可以在反馈中持续成长,这比自己闷着头做7.5小时,最后再发布出去要好很多。最终通过反馈、迭代,把重要的内容做到99%的正确性就够,但我们永远不追求 100%的正确性,我们也无法达到100%的正确,在现实世界中,完美是一种无法达到的状态。

听到我的想法之后,对方若有所思,感觉需要花一段时间接受我的理念。于是我说服她先按我的方法做一次尝试。

我们整个组织都在追求有效性,而非完美。我们希望所有的版本,无论是我们的教学内容,还是软件版本,都尽早的发布和测试,而不是更晚。我们希望所有的版本都能在迭代中不断成长,而非一次性的发布自以为完美但不迭代的东西。

追求有效的过程是更高效的过程,而追求完美是更低效的过程。 我们希望一件事情尽早的去迭代,而不是在封闭过程中追求完美,这是一种徒劳。是因为在现有的整个环节中,我们无法做到完美,完美也是不存在的,是水中月、镜中花。有效却是存在的,可以清晰判断的。所以我们更追求有效,而非完美。

我们以网络化的视角去看待整个组织,如果一个东西能快速的发布,它能从整个网络中得到更多有效的反馈,促进自身更快成熟。我们追求有效,这使得工作效率成倍提升,比如说制作一个视频的翻译版本,从 7.5 小时减少到 1 小时左右,这是5、6倍的效率提升。

当一个人放弃独自追求完美,而是主动拥抱有效,学会利用网络的力量,他就能实现更快的进步。

PS. 我在构建驱动人生的系统时,所追求的也是有效性,而非完美。最近在知识星球置顶区所阐述的「投资系统」和「写作系统」都不完美,但对我很有效,而且我选择在知识星球公开出来,并且不断根据新情况快速迭代 —— 这是我对这套系统有信心的原因。希望辉友们在听「投资系统」和「写作系统」语音时,注意有效性原则,能与自己的现实结合,启发自己解决现有问题,是最重要的!也欢迎大家在听完语音之后与我分享你的反馈,这对我持续迭代这套系统很重要。下面是一位辉友的反馈,供参考。



参考文章:机器不完美,但已经足够帮助你

前一篇文章:卡在中间的职场中年人

365天,每天坚持写作之362/365,爱上你的每一天!

发掘你的10倍成长潜力,与数千位一见如故的「辉友」同行,来辉哥的知识星球。如果你今天加入了,请在今天微信评论区告诉我你加入的原因,你对知识星球的期待,你自己希望通过加入知识星球实现的愿望。这些反馈会帮助我更好的理解你,帮助你。

即刻加入,请点击阅读原文。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